教師姓名

課程名稱

中文概述  

陳美惠

1.小說中的女性與文化

本課課程內容有:

1.小說賞析

2.文化與性別

3.女性作家及其創作

楊斐芬

1.文學與性別圖像

本計畫屬於建國科技大學三年級的通識課程,博雅一:文學的選修課,本課程特別聚焦性別議題,包括身體意象、戀愛、婚姻、多元性別等議題,申請人將以「情感的48種面貌」一書為教材,該書以西方文學經典名著為經,史賓諾莎的「情感倫理學」的理論架構為緯,從經典中的故事,演繹情感的各式風貌。

情感似乎是一股巨大的能量,時時潛伏在我們心中,有時根本無從分辨,現在被哪一種情感擄獲?有時像激情四散的泉水,有時像華麗凋零的美服,有時像冰冷憂傷的沙漠,有時像憤怒孤單的怪獸。它竟然不斷撼動我們的生活,而且向來就是凌駕於理智之上。面對宛如地震海嘯般的情感該如何詮釋?本通識課程將討論諸如:貪婪、羞愧、軟弱、輕蔑、驕傲、恐懼,以及自信、容忍、寬恕、感謝、快樂等各種感情的面貌。

文學作品提供我們成長的養料,刺激學生有機會好好練習,區別每一種感情的本質和意義。透過文學教材的豐富底蘊和交叉印證,學生可以從自身的文化與異文化的刺激,得到協調與平衡。

課程單元規劃分組討論、專題演講、影像賞析、策劃圖書館主題書展,分組創意競賽等多元學習管道,讓學生建立適度情感的表達技巧,更強的自信,掌握心靈的重大變化,培養幸福快樂與壓力痛苦的激情感受力,讓情感自由奔放,而不是壓抑扼殺。

王琰玲

1.民間文學

民間文學是人民共同的創作,蘊涵庶民最真摯的思想和情感,從民間文學的閱讀可以了解不同時空百姓生活的差異,而從成類型的民間故事,更可以得知此一類型的民間故事流傳的區域與變化。由於彰化地區是先民渡台一個重要據點,故擬由同學在彰化地區採集民間故事,再就故事加以探討。

本課程所欲傳遞的訊息是,文學不只有國文課本中精緻優美的篇章,也不只是廣受歡迎的書店、租書店中架上的通俗小說,不識字的百姓一樣有文學的創作能力,只是創作的媒介不同,而這些口頭的創作,其價值並不遜於文人文學。由於傳播媒體的興盛,舊的一批口傳文學逐漸式微,因此,讓處在交接時代的學生能盡量採錄下這些消逝的作品,並對先民口頭創作出的智慧結晶,能有進一步的認識,這是我們設計這門課程的原始想法。

王瓊馨

1.生命文化

本課程在內容繁多的生命文化課程中,以經典智慧、文化基因、成就典範這三個基本綱領為軸線來逐次深化同學們社會文化的現象、制度、與價值理念有一宏觀的了解,並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傳統與現代社會間的關係,希望在修畢本課程後,體察中西文化的不同,整合出優質性、創造性、實踐性的文化基因,進而瞭解自我存在的意義,尊重不同生命與文明的價值。

張展源

1.思考方法

本課程主要向學生介紹「美學」(Aesthetics)的兩個主要領域:美的理論(theory of beauty)以及藝術哲學。美學一詞的英文是從希臘字aisthesis而來,意指從感官而來的感受、知覺、判斷等等,有別於理智(intellect)所做的純粹的數學上、哲學上、邏輯上的認知判斷,因此西方的美學理論中還包括對「崇高」(sublimity)概念的討論,因為這個概念也是與人的感受性很有關連。西方美學一直到黑格爾之後才從「美的理論」的討論重心轉移到「藝術哲學」的討論上。而許多二十世紀的「美學」課程的教科書幾乎只剩下討論藝術的相關問題而已了。本課程希望能對學生的美感鑑賞以及藝術品的欣賞能力能有所提升。

費臻懿

1.聊齋誌異與現實人生

中國古典小說可溯源自神話,藉著神怪的敘述主軸來解答先民對自然現象的好奇以及生命的疑惑,所以志怪在當時已成了小說這個文學領域很重要的一種敘述模式。魏晉時期,小說雖然有志怪與志人之分,志怪卻依然佔有重要的地位。唐傳奇以後的小說領域,志怪則更進一步隱身於小說的敘述模式之中,而成為作者在表達主題意識時非常重要的一種敘述模式。因為隱身在鬼怪的世界中,故事情節的發展空間頓時更為開闊,人物的特質也更具彈性,以誇誕奇特的包裝形式帶領讀者進入作者的想像世界,而故事背後所欲透露的卻往往是作者的人生觀、價值觀,甚至是對時代社會的批判。

蒲松齡所著的《聊齋誌異》原名《鬼狐傳》,因此談狐說鬼以全書的篇幅來說是似乎是最主要的主軸,也因此容易讓人誤解全書就是在講一些狐仙鬼怪的志怪故事。其實作者會以鬼狐為書中的主要敘述軸心,背後是有其幽微深刻的意涵。《聊齋誌異》雖然以狐鬼作為故事主角,超現實的手法,以花妖狐魅等異物為主角,藉著人不如異物的諷刺手法,作者所欲表達的正是他對人情冷暖,社會黑暗現實的有力批判。本課程以《聊齋誌異》為探討對象,解析其小說創作技巧的面貌,以及作者所欲探討的社會主題

吳季霏

1.唐宋詩歌中的禪趣

  

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。中國也是教外別傳的禪宗發源地。詩和禪的本質都是以精神為主,禪的不可言說性與詩的含蓄象徵性不謀而合。本課程以調和詩與禪,且兼具詩與禪之美為主。課程設計則以唐宋名家詩人『以禪入詩』、『以禪喻詩』的作品為主,在輔以部分唐宋詩僧『以禪示詩』的作品。

 

 

蕭雁方

1.現代文學中的女性圖像

本課程特色為以女作家的文學視角來勾露出女性的文學圖像,在現今講求兩性平權尊重的社會,通識教育非常重視兩性關係,教育核心不外冀求兩性平權尊重,本課程特以女性文學的角度來關心女性。提升學生對單純的淺層閱讀者進而能成為深層評論家。

蕭雁方

1.寓言與繪本故事的智慧

大人與小孩都喜歡「聽故事」,但是「聽」都只有單純的被給於,如何將所學「給於」與「奉獻」,將「聽故事」轉化為「說故事」,並藉機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,是施與得的雙重收穫。

俗語說:話說的多,不如說的好,說的巧。但是孔子又說:「巧言令色,鮮以仁」,那我們究竟該何者為是呢?二者都對,後者且補足道德上的要求,因為巧言令色的人一定說的好、說的巧,但是他往往是心術不正,只求個人利益的詭辯,孔子提醒我們說話的內涵是高於技巧。我們無緣親聆古人說話時的「現場」,然我們仍可從古人書中找出其字字珠璣的人生智慧。

李孟君

1.戲劇與當代生活

戲劇是綜合性的文學與藝術,範圍很廣泛。舉凡戲曲、偶戲、舞臺劇、歌舞劇、舞台劇、廣告劇及電視劇皆屬之,不但蘊含我國家民族之文化精粹,亦融合了世界各國家之民俗與文化。

   本課程授課宗旨有三:1.欲探討戲劇與生活的關係2.探討偶像劇及霹靂布袋戲等文化創意產業之說故事模式及行銷策略 3.探討戲劇的跨文化改編。戲劇教育包含了德、智、群、美的範疇,具有祭祀、娛樂、教育、治療的功能。課程除了涵括文學與思想外,還包含了影視音樂、民俗文化、社會教育、服裝設計、心靈治療、劇場管理、觀眾心理、商業行銷等知識領域,非常符合博雅通識課程的特質。

李孟君

1.通俗文學與流行文化

本課程希望結合大眾傳播、商業設計、多媒體設計等範疇,讓學子們在專業領域外,可以認識通俗文學的多重面貌,進而對文學產生高度興趣。此外,認識文化創意產業、多媒體事業及其他流行事業,並向此領域的佼佼者學習創新努力的精神,進而成為濟人濟物之博雅人才。

 

課程內容:1.流行歌詞2.廣告文案 3.影劇小說 4.繪本文學 5.網路文學

羅卓文

1.文學作品中的俠客精神

本課程著重於帶領學生閱讀、欣賞文學作品中俠義人士、俠義精神的原貌。及其對社會人心、社會風氣、文化層次所產生的影響。再進一步探討俠成為一種團體後,其精神是否因環境、社經、文化等地位的改變而有所變化?以及這一變化對後代的文學作品的影響。進而培養學生寬闊的胸襟氣度、豐博的膽量見識、穩健的行事風格與客觀的判斷能力。

涂茂齡

1.詩詞.情意.人生

本課程共分八個單元,以詩詞為課程文本,以詩詞中的情感串聯其

中,透過詩詞中的情感呈現,連結古今情感的感通,以達到陶冶情性的目

的。每單元皆四首詩詞,二首詩,二首詞,盡量以相同作者之作品為準則,

方便同學寫作口頭報告。以情感為詩詞傳達主軸,所以將運用現代電影與

小說文本,以實境帶領同學感受詩詞中的抽象情感。延伸閱讀方便同學查

找相類似情境作品,以達到延伸學習與課後閱讀的目的。